触目惊心的现实-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避免的考虑

点击数:432 | 发布时间:2025-02-05 | 来源:www.vodxm.com

    摘 要:水土流失,意味着大地失去营养和水分;在人类社会,未成年人是将来,是期望,假如忽略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,导致违法犯罪的紧急后果,就意味着以后失去了人才。这同样是一种流失。近几年来,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多,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都一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。这种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“流失”现象愈加让人担心。本文试图结合实质案例,从其近况,缘由等方面着手进行剖析,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对策。关键字:未成年人 犯罪《中国民法通则》第十一条一款明确规定:“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,具备完全民事能力,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,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。”如此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成年人与未成人的分界线。早在2000年新年夕,江泽民总书记在《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》中也指出要帮助青少年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,生活观,价值观”,“要常常地拓展纪律法制教育,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。”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将来,民族的期望。他们正值漂亮的花季,却不幸在犯罪的魅惑下过早地凋谢。未成年人犯罪也日趋紧急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从1998至2001上半年,国内未成年人犯罪与前几年比呈上升趋势,且犯罪种类达20多种,犯罪特征向团体化、低龄化、成人化、残忍化、自动化方向进步。1、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1.未成人犯罪数目增加较快目前,国内正处于社会各方面的转型期,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,导致社会治安问题仍十分严峻,加上未成年人本身抵御外面不好的影响的能力较差,导致未成年人犯罪量由过去的20%-30%增加到如今天的70%左右,其中在校学生占了17%,女人犯罪的绝对数和所占比重比以往也增加(女人犯罪主如果杀人、伤害、偷窃、诈骗和拐卖妇女五类案件)。2.犯罪年龄低龄化据统计,现在未成年犯的平均犯罪年龄为14-15岁,比80年代提前了0.84岁,有不少11到12岁的孩子就有劣迹,14岁便走了犯罪道路。比如:阳新实验中学辍学学生石步源于小学即品行不端,于实中辍学后强奸本校两名女孩案件。另据报道,北方某市在破获一块打劫犯罪团伙中,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12岁。其中一名14岁的少年绑架一6岁男生后向男生爸爸妈妈索要巨款。他被抓获后,警方问他为什么要绑架一儿童?他说,我是模仿录像中黑社会“英雄”。未成年人处于成长发育阶段,分辨能力差,而模仿能力强,而大家有些传媒和非法出版物所描述的暴力、凶杀、色情无形中起到了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用途,大家应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,消除暴力文化和不好的风气的影响,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。①3.犯罪方法成人化、自动化,且预谋性案件增多劫持人质、非法拘禁和盗枪、抢枪杀人、持枪打劫等紧急暴力性犯罪不断出现。与以往未成年人犯罪突发性,偶发性相比,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大都有预谋,作案经过精心策划,有充分筹备;作案方法上日趋成人化、作案后准时毁灭罪证,破坏现场,扰乱警方视线②。并时而伪造证件、信用卡,使用现代化技术方法和办法进行犯罪。4.团伙化特点明显据统计调查,团伙犯罪呈逐年增长趋势。比如,四川泸县2002年1至十月份中,发生的14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团伙案件占71.1件,比去年增长了20%③。又据报道,有一省级少管所中,一年所收押的团伙型未成年犯占收押总数的60.6%,有些团伙则从过去的3、五人进步到7、八人甚至十几人,团伙内部有“老大”,有我们的纪律,活动地址和活动习惯,作案时有明确的分工。5.以侵财、侵害人身为目的的恶性案件愈加多,作案方法日趋残忍,且学生所占比率较大;2002年1至十月,四川泸县发生的14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,其中打劫案39起,偷窃案78起,杀人案2件,故意伤害6件,猥亵儿童3件,共128件;占整个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7%。在抓获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,在校生65人,占44.2%。④另据案例:黄石实中的三名初中生为了100元钱,堵、勒死另一名初中生,并脱光其衣服,隐藏尸体,在作案过程中尽可能不留痕迹,企图逃避打击。2、未成年人犯罪缘由初探(一)家庭缘由有些家庭一味追求资金,长年忙于生产赚钱,而忘记了孩子,使孩子培养了“自由”散慢的习惯,染上了坏习性,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;有些家庭教育方法不当,在孩子犯错后,不是讲道理和说服教育,而只不过一味责怪、打骂或体罚,使孩子长期遭到压抑而产生变态心理,最后致使犯罪的发生;另一些家庭本身其成员有不正之风,孩子生活在这种家庭里,耳濡目染,无声无息中走上了犯罪的道路。(二)学校不好的原因1.学校遭到社会不好的风气侵蚀,且部分学生素质太差。学校本是一方净土,但因为社会不好的原因的渗透,使有的学校好学风遭到破坏;另外部分学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,一味招收高费生,不管学生素质是不是合格,这种做法,总是对学校环境导致了非常大的破坏;2.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,重智轻德,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纪律法制教育,导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,目无王法;3.校园周围环境不好的原因的影响。因为校园周围环境治理不彻底,网咖、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合分散了学生学习的兴趣,容易使未成年人遭到暴力、色情等精神垃圾的腐蚀。4.部分老师工作办法简单暴力,处置问题感情用事,或者姑息迁就,以罚代教,使学生产生逆反甚至报复心理,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。(三)社会环境的不好的影响近年来,社会上赌博、卖淫、行贿纳贿、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泛滥成灾,对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起着不可估量的毒化用途,诱发了未成年人犯罪。(四)未成年人自己存在的问题未成年人很多正处于“心理上的断乳期”,又称为“情感上的急风暴雨”时期。在这个阶段,他们独立意识大为增强,力图摆脱对爸爸妈妈的依靠,对社会、对生活、对我们的将来生活的设计,都自有倡导。这一时期它们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,遇见失败,容易灰心丧气,甚至自暴自弄,破罐破摔,走上报复社会,与社会对抗的违法犯罪道路⑤。3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和办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和办法,是其基本原则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,依据《预防未成人犯罪法》第2条,第3条,第5条之规定,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教育保护原则,准时防治原则,综合治理原则,科学性原则四项基本原则⑥。(一)努力打造合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环境1.高度看重,加强宣传;各级政府各部门、全社会都要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,关注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情况,剖析环境中的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,趋利避害,加大教育。尤其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,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;2.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。司法行政部门应依据实质状况,对易于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侵财,伤害类犯罪严密控制和打击,遏制其诱发力,特别注意打击处置那些教唆、怂恿、挟迫未成人违法犯罪的犯罪分子。3.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。教育行政部门、综治单位、派出所等要认真贯彻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》,拟定切实可行的符合地方实质的配套手段,健全责任规范,形成有效地防范互联网。4.加大校园周围环境整治。学校和有关部门配合,积极行动,净化校园环境,清除学校周围存在的网咖、旱冰场、游戏室、台球室等娱乐场合,还学校一片安宁。(二)打造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未成年人的“第一学校”,好地家庭环境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一是要提升广大伙庭的觉悟和水平,学校可通过父母会、父母学校等方法为家庭提供学习机会,让家庭了解孩子不只要管,而且更需要的是关心、爱惜、启发、引导,让孩子的身心健康进步。二是加大学校、教师、父母、学生间的交流,便于采取有效办法加大对孩子的管理。(三)加大法制教育,提升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法律意识淡薄,不懂法,不知法,不守法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。一是要通过各类活动,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,增强其法律意识,二是各类学校应看重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,开设专门的法律常识课程或组织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、积极探索、防止走形式;三是对差等生做到公平对待,不歧视他们,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。相信只须全社会通力合作,积极贯彻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加大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教育,主动关心未成年人,尤其是有不好的倾向的未成年人,最大程度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。社会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,可以唤回浪子心。⑦主要参考文献:①《未成年人犯罪的几大特征》,摘自《中国教育报》2001年9月9日第2版②⑤毛磊、武侠著《触目惊心的现实——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避免的考虑之一》,摘自《人民日报》2000年9月11日第3版。③⑦童在湘、杨勇著《四川泸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近况和考虑》。④同上。⑥刘中发著《略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和特征》。其他有关资料来源:湖北阳新县人民检察院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(https://www.dgzhou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

  • 中国人力资源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